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的与日俱增,近年来国有企业也纷纷将科技创新的事情纳入重要的工作议程,大举设立机构招兵买马、增加投入立项研发。国有企业的监管部门也在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。鉴于国有企业在科技生态中大都是体型巨大、营养丰富的物种,如果不设计好参与科技创新的合理路径模式,仅凭领导意志和热情抡开膀子干,无异于资源的堰塞湖决堤,不光造成巨大浪费,还会冲击国家创新体系的正常运作。从近年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一些做法来看,我的这种担忧绝非杞人忧天。
首先是国有企业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不当,引起市场的疑虑。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角色的表述是“发挥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”。这个定位相对客观。但到了一些部门和专家那里,国有企业的角色变成了引领、主体。国有企业资源多、嗓门大,类似的这 …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