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有企业能否在投资仲裁中视为合格“私人投资者”?
国有企业能否在投资仲裁中视为合格“私人投资者”?
入库时间:2018-11-26|字体:| 下载收藏 语音播报
  来源:环中商事仲裁
《华盛顿公约》在第二章(ICSID中心管辖权)中具体约定了ICSID中心的管辖权问题。其中,第二十五条第一款开宗明义地对ICSID管辖权范围进行了澄清,即“ICSID中心对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纠纷具有管辖权”。也就是说,ICSID是一种“投资者—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(Investor-StateDisputeSettlement,下称“ISDS”),“投资者”与“投资者”或者“国家”与“国家”之间的投资纠纷当然不应属ICSID管辖。那么,国有企业作为一种兼具政治、经济属性的商业主体,在对外进行投资之时,是否能够以私人投资者的身份诉请ICSID保护?这一问题对于我国国企“走出去”,以及“一带一路”政策的落实具有深远意义。本文以“北京城市建设集团诉也门”一案为视角,就在投资仲裁领域国有企业是否能够被视为“私人 ……
继续阅读(剩余:90.15%)
请登录后识别阅读权限!

扫码在手机上打开本文
DN:N00110820181126N
© 2003-2025 国资数据中心  版权所有   未经许可,均不得转载有    网安备51019002001697号